请牢记本站新域名 www.fkys.ccwww.fkys1.ccwww.fkys2.cc , ,www.fkys3.cc , ,www.fkys4.cc

收藏去广告,看最新电影、电视剧、短剧、影视片不迷路!

粗鄙老男人许知远成功翻身了?

时间:2022-06-28 01:00:30阅读:4124
这两期,《向往的生活》来了一个怪人,许知远。对于节目组来说,许知远确实是怪的。张艺兴见他第一眼,就说他喜欢这种人,因为“怪”。在许知远之前,所有来的嘉宾,行程任务都是固定的:拥抱→做任务→吃饭→夸奖黄

这两期,《向往的生活》来了一个怪人,许知远。

对于节目组来说,许知远确实是怪的。张艺兴见他第一眼,就说他喜欢这种人,因为“怪”。

在许知远之前,所有来的嘉宾,行程任务都是固定的:拥抱→做任务→吃饭→夸奖黄老师做的饭→睡觉→做任务→离开。

这一季大概是因为客厅太小,房子太分散,甚至连最能体现嘉宾特色的玩游戏环节都没有了。而当这位自称不太靠谱的作家来了之后,我们宛若看到真正的向往中的生活和自己。(我可太喜欢下面这段话了)

别人来的时候大箱小包,他踩着人字拖,背个书包就来了。

别人见面何老师黄老师叫得贼起劲,而他是迄今为止,唯一一个(没记错的话)见到何炅和黄磊叫全名的嘉宾。别人都挤在小小的厨房里争做饭,他经常没事儿的时候就自己找地儿呆着。

或是坐在海边思考人生↓

或是躺在自制的帐篷下面半眯眼↓

别人按照节目组框定的“向往的生活”按部就班,唯独他体验了一次属于自己的“向往的生活”。他在节目里“离群索居”,经常一转眼人就不见了,节目里,何老师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“寻找许知远”,背景音里时不时充斥着何老师呼喊“许知远又不见了”的声音。

节目组大概也是看出了许知远不会按照节目的套路在走,所以他一来就让他住在远处的树屋,还起名为“远树”。

许知远确实不太合群,如果可以,他甚至想住到远处海边的灯塔上。

所以当不能住到灯塔上时,他对这个能拥有独处时间的“远树”,有着谜一般的热爱。

他一个人住在这里,树下还特意搭建一个乘凉的帐篷,伴随着手机里的钢琴曲,时而看书,时而静静地看着大海,时而输出一些符合他作家身份的语录,好不惬意。

这一期,一大半时间都给了许知远,用何老师的话来说,他像是独自一人完成了另一个节目,并称之为《许知远在<向往的生活>打野》。

黄磊老师调侃他是“像彩灯一样的嘉宾”。

许知远就像是一个孩子,对这里的一切充满好奇,有事没事就一个人去村口转转。

坐到村口,买根烤肠和汽水,随手拿起旁边的凳子坐上,一个人默默吃着。

再搭配上他那个性的拖孩,看起来要比当地人更当地人。

嘴上说着不喜欢闲聊,但是一见到村民就开启唠嗑模式,和他们聊聊当地的风土,谈谈当地的人情。

为了全方位体现“他真的像上了另一个节目”,在许知远和村民闲聊时,节目组配的字幕宛若这就是个访谈节目。

许知远自由散漫、向往不干活、骨子里文艺浪漫,但也会关心百姓,对村民嘘寒问暖,帮他们挑海草。

你以为他只是做个样子,但事实上,他是真的想要尝试挑担子,更想要搞清楚怎么挑才能让自己更轻松。

可以说,这一季《向往的生活》在这个村子里拍了7集,无论是嘉宾还是观众,却还没有许知远来的一集了解的内容和解锁的地图多。如果不是他,我们不知道一斤海草能卖多少钱。

也是因为他,我们才知道,这片海上每天都有蓝天救援队忙碌的身影。

然而,他这么一点兴致,却屡屡被打断,就像小时候在外顽皮的孩子,总是会被家长喊回家。

而许知远想去干活,并不是因为他屈服于节目组的安排,而是因为他看到了村民村口贴着的红黑榜单。因为不想成为黑榜上“常年好吃懒惰、不参与劳动”的一员,上红榜成了他干活的最大动力。

因为在红榜上达成了一致,许知远和杨迪成了革命队友,大概俩人都没想到,自己与对方竟然如此合拍。

俩人“追逐红榜”的环节,成了节目里的又一大笑料。

出海时,许知远想要体验开船的感觉,一个速度没控制住,气得本来就有点晕船的杨迪,直接拿起棍想要驱赶他。

最最最好笑的还是卖螃蟹环节,为了凑齐何老师随口说的一句“500元”,许知远成了史上第一个倒贴节目的嘉宾。

你可以完全看得出来,许知远的身上没有任何剧本,没有任何流程,有不少网友说,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,许知远简单得不像个正常人,因此不管他做什么都自带笑点。

而事实上,他提供的很多笑点都是因为他的突发奇想。

他的生活充满了叛逆,却也偶尔夹杂着些许浪漫,些许文艺,在他时不时蹦出几句充满诗意的句子里,你才恍然大悟,这人真的是个作家。

《向往的生活》目前播了7集,这期算是争议比较大的一集。因为剪辑的变化,最新一期,许知远一个人的篇幅,就占了至少1/3,开头前半小时,全是讲他。很多观众都直接跳过了这一段。

同时因为许知远的特别,观众对他的评价产生了两极化的效果,喜欢的人特喜欢,讨厌的人也是真的反感。

很多网友都直接在弹幕上吵了起来。

同时,他的“特立独行”,也引发了观众的思考,到底《向往的生活》要展现的,是按部就班的田园生活,还是嘉宾自己所向往的生活。

许知远,骨子里就是一个叛逆的人,从小在军人家庭里长大的他,对循规蹈矩有着强烈的反抗。

许知远的精神偶像是极具反叛意识的李敖,从16岁第一次读到李敖的《十三年和十三月》时,他就一直对这个远在宝岛的大作家“寤寐思服”。

他念北大,也是为了以后能够有机会,和偶像见上一面。在北大读书那段时间,他觉得太无聊了,无聊到每天睡到自然醒,然后看女孩子们去洗澡。。(是的,你没看错)

那会儿无聊过了头的许知远,办起了一档批评校园日益世俗化的校园杂志——《微光》,结果最后被学校勒令停止。《微光》停办后,偶然间他看到了香港中文大学巴德杂志,被他们成熟的业务震惊了,而这也成了他用作品企图“唤醒沉睡的年轻人”的启蒙。

毕业后,许知远进入媒体行业,不仅给报刊撰稿,自己也在写书。他写的第一本书是2001年出版的《那些忧伤的年轻人》,相信不少人都看过。

2002年,许知远去到美国,采访了整整15位顶尖的经济领域大咖。

采访顶级大咖的经历让许知远感到些许飘飘然,把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。2003年,许知远任《经济观察报》主笔,年末评奖,他被评为优秀员工。在领导给他颁奖的时候,他骨子里的叛逆又体现出来了,他拒绝了颁奖,并当着领导的面说,报社早晚倒闭。

报告一声:这报纸还在呢,没倒闭

我觉得许知远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,其中一个点在于,他每上一次节目,都会引起很大的争议。

2013年,许知远上了一档访谈节目《我的父亲母亲》,没多久就主流平台下架了。

为什么,因为他太敢说了。他说:他妈妈是个很聪明,理解能力非常强的一个人,但是因为她的天资被后来的生活给压抑了。

而刚说了,许知远的父亲是个军人,许知远从小就和父母住在部队大院。

父母那一代人曾经都很有梦想,但最后都被某种原因吞噬掉了。

许知远有多敢说呢,从他上的《新周书房》节目里也能略知一二。很多粗鄙的词语,在他嘴里说出来,好像也就那么回事。

许知远最近一次上节目有争议,是在《吐槽大会》。别看他总是留着长长的卷发,戴着一副黑框眼镜,穿着白衬衫甚至有时还是搭着拖鞋,看起来一副毫无攻击性,甚至还有点油腻邋遢的样子。

但事实上,他在吐槽大会上,把嘉宾吐槽得够呛。吐槽张大大,说“审美的偏狭,是一种智力的缺陷”。

吐槽雪国CP,说他们“是一种没有兑现的爱情”,总是被迫营业,被套牢。

争议最多的,当属许知远自己的节目《十三邀》,人们从这档节目中认识了许知远,也把他diss得够呛。

无论采访男女嘉宾,他似乎总是能把一档访谈节目搞得战火连天。

采访马东,俩人剑拔弩张地讨论关于电视节目“精致化”和“粗鄙化”的话题。

许知远问马东为什么喜欢这个时代?马东回答,因为他没有那么自恋。

许知远在《十三邀》里被骂得最惨的一起,是采访俞飞鸿那期期。一见到俞飞鸿,许知远就发出了“你真是很好看”的感叹。

然而面对俞飞鸿,许知远并没有怜香惜玉,直接说:“你变成一个很庸俗的女人。”

“男人是对你自由边界的很重要的扩展的方式吗?”

完整版6个小时左右的采访里,他一遍遍地变着法儿地问俞飞鸿各种带有性暗示的问题。

言辞之间,充满了对女性的不尊重,可想而知,节目播出后,许知远被骂得有多惨。

很多人都觉得许知远油腻粗鄙,我反倒觉得他是真实,无论是《十三邀》的他,还是其他节目里的他,反正在他的每一次谈话中,我都可以感觉到那种“我不会给你舒适区,我也不觉得你牛X,请你来我的节目,只是给我解惑的”。

许知远毕业于北大计算机系,并不是一个训练有素的记者,所以他总是问太多概念化的问题,而错失了许多走进被采访对象心门的机会。

从《向往的生活》里,他对村民的简单访问也能看出,对于采访,他真的不算太专业。

甚至因为采访技巧的欠缺,和他对谈的嘉宾,确实常常处于一种令人生理不适的状态,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安那一期。

手足无措,两眼朝天。

相比于其他访谈节目,《十三邀》是不矫饰的,这也是这个节目最珍贵、最值得一看的地方,不是吗。

况且,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许知远,那么没有那么多人情世故,不用强行合群,不必硬凹人设,你就是你自己。

何炅向往的生活老男人许知远

找最新免费影片就上孤狼电影网-更新更全更受欢迎的影视网站-gulangyc.cc

标签: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
0.291115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