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官媒点名批评,却引发上万网友却替它叫屈:这部剧未婚、已婚都应该看
前两天,朋友在微信问我:你有没有看《亲爱的小孩》?最近特别热。
这部剧我其实早有听说,也刷到过一些片段。但我没有看。
原因很简单,光是看了几眼剧透,就已经很糟心了。老婆在医院,马上就生了,老公却搁家里喝啤酒、看球,还睡了过去???
可我转头在网上冲浪时(刷微博),又刷到这条热搜:人民网点名批评《亲爱的小孩》贩卖焦虑。
然而,有趣的是,在留言区绝大部分网友的看法,竟截然相反。
“现实就是如此啊,甚至比剧里更夸张。”
“狗血吗?明明是一部现实片。太真实了”
“不想想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女性的焦虑问题,只知道蒙住她们的眼睛和耳朵。”
看这张宣传海报,有一丢丢恐怖片的feel,但再想想,又挺现实的。
在前几集里,开场基本上都有一个长镜头,展示的是一诺孕期的变化。
第一集,她站在镜子前卸妆,卸着卸着,发现左边颧骨上妊娠斑好像又多了些,再对比一下右脸,这几乎是只有一个女人才会做的,下意识的事情。
肚子不止会变大,还会长妊娠纹,像蛛网一样分布在原本光洁的肚皮上;也不止是孕吐,是真的可以吐到地动山摇,生不如死;此外,身材会走形,器官会下垂,还有漏尿、耻骨分离……
轻松了吗?不,恰恰相反,巨大的考验才刚开始。
一诺躺在病床上,家人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,欢迎新生命的到来。
坐月子带娃,请月嫂,月嫂不靠谱;一诺怀疑孩子黄疸高,月嫂满不在乎:这都正常,你相信我的经验。
可结果呢,医院检查黄疸值飙升,必须住院照蓝光。
有人说,这部剧能把把未婚少女看得产后抑郁。
很多网友就借着亲爱的小孩这部剧,分享了自己生产和带娃的经历。
“我生的时候,老公跟我一起进的产房,全程他不是在王者,就是站在我前面搂着手看着我生。”生孩子,终究是女人一个人的事情。
毕竟眼下生育率下降明显,离婚率也在节节攀高,这时候,播出这样一部写实的生活片,很可能会加剧年轻人恐婚恐育的心态。
可是光捂嘴,问题就解决了,生活就从此和谐美满,就能促进生育率和结婚率了吗?显然不是。
唯有直面问题,才有可能解决问题。
直到自己怀孕后,我才知道,没那么简单!
长胖只是小意思,孕期的便秘、水肿、妊娠纹;卸货后,排不完的恶露,持续的情绪低落,还有数不清的夜奶,支离破碎的睡眠……
但是没有。
以前很少有途径可以了解到这些。
就连社会期待也是这样,一边是众口一词夸妈妈伟大,一边却轻视女性的付出,把它当成是理所当然。下面这些话,你一定听过它的各种版本:
“生孩子很简单,哗啦一下就生好了。”
“哪个女人不是这样过来的,怎么就你矫情。”
“孩子怎么生病了,你一个当妈的,怎么连孩子都带不好?”
而要细究这些不理解背后的原因之一,正是因为真实的残酷被说得太少了。
总的来说,我觉得《亲爱的小孩》这部剧,值得一看。
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很立体,就像生活中的你我,没那么完美,也没那么糟糕,都是性格不完美、平时会有情绪的普通人。
一诺和肖路的婚姻,怎样从恩爱走向破碎,他们之间的矛盾,有哪些是完全不必要的,都值得我们讨论和反思。
但他也是真的一心想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,住大房子,所以他会拼命工作、应酬客户,喝到胃疼。
他自己也觉得,自己已经很努力了,辛苦工作了一天,回来还要协调婆媳关系,而老婆眼里只有孩子,也不关心自己。
她也想做个轻松快乐的妈妈,但不靠谱的月嫂和婆婆,耗光了她的信任,导致她全身的神经都紧绷着。
她期望丈夫能够和她一起担起育儿责任,在她需要的时候,能够及时出现。
但事实上,夜里孩子整宿整宿地哭,每次都是她起夜安抚,孩子生病也是她带着去医院,亲妈还因此摔了一跤……
但一诺并不认同,她不求大富大贵,只期望需要的时候,对方能在。
可更多的时候,她只能独自苦苦支撑,一个人活得像一支军队。
但我觉得,比起爱,不理解、不沟通,才是两个人最大的问题所在。
你给的,我不想要;我想要的,你不给。
每个人都不容易,都觉得自己委屈,然后又不去沟通。
你不说,我不说,不去了解彼此的想法,就成了一个疙瘩。
积累到一个点上,duang,爆炸了。
随着剧情发展,两人离婚后,反而都学会了责任和体谅。
肖路开始担当起父亲的责任,为了照顾女儿,离开了一起白手起家的哥们。
所以我想,这部剧能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是:互相理解,多多沟通。
比如弹幕里的网友们,有人终于明白了妻子的“辛苦”,有人开始放下心结,重新去审视婆媳之间的关系。
“我懂你了”,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。
焦虑被看见、被表达,情绪有了出口,问题才会有突破口。
电视剧妊娠纹亲爱的小孩
找最新免费影片就上孤狼电影网-更新更全更受欢迎的影视网站-gulangyc.cc
评论
- 评论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