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好声音:董书含选择导师的理由,看出她想拿冠军的心
看完《中国好声音》第三期有三位学员让人印象深刻。
第一位是唱了三首原创歌曲,名字也很好记的时尚。
第二位是全员戴着头盔,说话都带着电音的迷你机。
第三位是来自浙江音乐学院,不管是打扮还是气质都与单依纯比较相似的董书含。
尤其是董书含,在看完她的整个盲选过程后,感觉她会是今年冠军的有力争夺者。
董书含是浙江音乐学院大二学生,有一定的音乐素养,也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。
再加上在学校的锻炼,让董书含在面对《中国好声音》这么大的舞台时,仍然可以做到不紧张,可以把整首歌曲非常完整地表达出来。
更关键的是董书含没有被演唱技巧所束缚,仍然有她的情感表达,听她唱歌可以治愈心灵。
这样一位学员只要选择对导师,很容易走到最后。
董书含在盲选阶段,一共有两位主导师为她转身。
一位是那英、另一位是李荣浩。
最终她选择了李荣浩。
而选择的理由也很简单,李荣浩特别会选歌。
在19年《中国好声音》,李荣浩为邢晗铭选择的《你啊你啊》,《疯子》,为李凡一选择的《第一次》都让董书含印象深刻。
董书含提到的这两位学员也都是浙江音乐学院的学生,在当时人气都很高,邢晗铭还是那一年的好声音冠军。
通过董书含选择导师的理由,也可以看出董书含非常知道她需要什么,也可以看出她有一颗想拿冠军的心。
《中国好声音》面向的是全国观众,可是说实话,大部分观众的音乐素养有限。
演唱技巧方面的东西大部分观众很难听出来,但是一首歌曲好不好听,有没有打动自己,却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。
如果学员演唱的歌曲可以打动足够多的观众,那么这位学员的人气就不会低。
当然,学员要在《中国好声音》走得远,赢得观众的喜爱只是一方面。
更重要的是可以赢得专业评审的认可。
如何赢得专业评审认可?
通过前面九季《中国好声音》,可以总结一些规律。
首先越是比赛初期,专业评审越在乎学员的稳定度。
在没有评审缘的情况下,学员的唱得稳不稳,音准不准是第一要素。
满足这些之后,还要看学员忘没忘词,如果是翻唱作品,与原唱比较如何。
如果是原创作品,作品的品质如何等。
再然后才是歌曲有没有打动人心,够不够震撼,音乐性够不够强,进没进步这些因素。
这些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。
对于很多好声音学员来说,稳定度并不难。
对于董书含这样的浙江音乐学院学生来说更是如此。
浙江音乐学院离《中国好声音》录制的地方并不太远,董书含有整个学校的力量为她保驾护航。
选择好歌曲后,除了有导师的教导,还有学校老师的指导,而且音乐学院有专门的地方可以给董书含练习。
再加上董书青春限制电影2017含可以参加《中国好声音》,本身就是学院中的佼佼者,乐感很好。
在大量练习之下,做到不紧张,稳定发挥并不难。
难的地方在于如何持续满足专业评审的音乐审美。
而要做到这点就要从两点出发,一是自身的成长进步,另一个就是选择合适的歌曲。
董书含只是浙江音乐学院大二的学生,她还有很多东西要学,参加《中国好声音》这种高强度的比赛,可以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成长进步应该会非常快。
所以,董书含最需要的是一个特别会选歌的导师。
要知道导师在《中国好声音》中的权力非常大。
学员之后的比赛中,要演唱什么歌曲很多都是导师说了算。
如果导师选择了一首不适合学员的歌曲,学员被淘汰的几率就会大增。
反之,如果导师在比赛过程中可以持续不断地为学员选择适合她的歌,那么她走到最后的可能性也会大增。
这样的例子已经很多。
比如:邢晗铭可以拿到冠军就与李荣浩的选歌息息相关。
单依纯可以拿到冠军也与李健的选歌息息相关。
因此,董书含选择特别会选歌的李荣浩是对的。
如果李荣浩可以拿出19年的劲头,为学员好好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,董书含走到最后,拿到冠军的可能性很高。
当然,今年《中国好声音》盲选还未结束,下一阶段李荣浩会如何为学员选歌,还不得而知。
希望李荣浩不要再像去年一样,开发学员的可能性。
而是回归19年,给学员选择那些突出他们优点的歌曲,让他们走得更远,再拿一个冠军导师。
找最新免费影片就上孤狼电影网-更新更全更受欢迎的影视网站-gulangyc.cc
评论
- 评论加载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