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骂流量演员尸位素餐,占着资源不好好演戏,S骂累了,也被骂累了。
比起躺着演戏就能红,更气人的是,明明演得很好,却红不了。如果你最近有看《变成你的那一天》,没错,我说的是张新成。本来是身体互换的老梗,硬生生靠着张新成的演技,把互换后的女生演活了,让人欲罢不能。以至于微博热搜出现了这样的tag“今年最佳女主角没你我不看”。

此人不火,天理难容。
01最佳女主角,颁给这个男的!
刚开始,这个剧名对我是劝退的。看上去,跟最近无数扑街的小甜剧并无区别。看到安利说,虽然剧情是老梗,张新成的演技却真的鲜活,看起来居然停不下来。这句话瞬间击中了我。张新成,我可以相信他。果然,本哥没让我失望。脱离了模式化,用脑子揣摩角色,演出来的戏,就是不一样。张新成饰演的江熠是男团队长,机缘巧合之下和娱记余声声有了联系,一次意外,他们俩互换了身体。互换身体以后,男儿身体女儿心,张新成是怎样演绎的?多一分是油腻,少一分则不像,他却拿捏的,刚刚好。懊恼的时候,轻轻地摇头耸肩撅嘴。

跑步的动作,两只手在身侧轻轻摇晃,轻轻柔柔的步伐,女里女气。

以女熠人的身份拍照,看上去平平无奇的一个小动作,嘴巴轻轻抿起,脑袋轻轻摇晃,眼神娇羞又妩媚,女人味儿就出来了。

气急败坏的时候,手锤床疯狂蹬腿,转过身就扑在床上,是女孩子生气的样子没错了!

追星女孩见到偶像的样子才真的绝了,激动地抓紧身边人的手,双眼圆睁,整个人呈花痴状!如果能见到偶像,这就是我本人。

张新成演出来的女生,并非一味地重复女性化刻板动作,例如撩头发之类,却又从里到外都写着“女性”俩字。眼神,表情,肢体语言,全方位女性化,才是他表演的精髓。据张新成在采访中所说,他并没有刻意去模仿女演员梁洁,比起表面上的言行举止,他更看重角色的内心逻辑。在他看来,只有表演者接受了角色的某种逻辑,角色才会真实。虽然前期张新成花了大量功夫去观察梁洁,但的确如他所说,他呈现出来的女熠人,虽然女里女气,却并不是梁洁的翻版。也许,如果他一味模仿梁洁,试着和她一模一样,最终导致四不像,便会成为我们口中的油腻。通过他自己的理解,再创造出的女熠,在搞笑和真实之间,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。果然,张新成不会让你失望。
02你可以永远相信张新成,却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红
一向挑剔的观众,对着一向被挑剔的新生代演员,说出了“你可以永远相信张新成”这样的话,的确很难得。我们被伤害得够多了,如非必要,不会给自己设置高期望。而张新成,值得。但这样一位被普遍认可的演员,却陷入了“戏红人不红”的泥淖。回看张新成的演艺生涯,似乎一直在绝望中创造希望。出道作品《你好,旧时光》撞上的《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》,火了胡一天,也火了小太阳林杨,却没火张新成。谁能抵挡林杨的笑容呢?

这一切,却似乎与张新成不太相关。紧接着,一部《
大宋少年志》,张新成把极其容易油腻浮夸的元仲辛演得清新可爱,这部剧意料之外成为黑马,无数自来水自发宣传。

很可惜,这样一部好剧当时零宣发,只是临时拿出来顶档期。再火,也依然被盖章小众。元仲辛成为张新成演技的力证,张新成这个名字,依旧很模糊。去年,《
以家人之名》大火,张新成饰演的贺子秋实力招人心疼,但大家记住的,是小哥。

这次,张新成又通过演技,让《变成你的那一天》上了一个高度。也许,这就是好演员的魅力,让一部原本剧情普通的剧,变得极其有趣。又一次,张新成靠自己的实力扛住了剧。但是,又一次,他在大红的边缘徘徊。每一次没有期待的小糊剧,都会因为张新成变成黑马。细数张新成这几年演过的剧,除了扑得最狠的《
蜗牛与黄鹂鸟》,其他几部,包括《
冰糖炖雪梨》,每一个角色他都hold住了,也都成为他非常有代表性的角色。但无一例外,这些角色名,都比张新成本人更有记忆点。你不能说张新成在娱乐圈没有姓名,但,的确也算不上太火。剧红人不红,对张新成来说,似乎成为常态。他的每一次出圈,都是因为角色。等戏播完了,张新成这个名字又慢慢隐去了。贡献了很多经典角色,却还是没让自己爆红,这个演员,有点惨。一方面,这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演员。除了演好角色,从不在娱乐圈作妖。另一方面,缺乏知名度,对一个演员来说,并不是好事。这意味着没有足够的知名度,没有足够数量的粉丝,自然也不太可能接触到顶级资源。演技和知名度应该互为辅助。张新成为什么红不了?也许,他是一个很好的演员,却未必是一个很合适的明星。明星通过角色快速吸粉,需要在角色中展现一些个人特质。在这方面,张新成有些模糊。有人说他的颜值不够吸粉,有人说他缺少一种苏感。也许,他缺乏一种星味。他身上的紧绷、克制和焦虑,更像是打工人般接地气,而不像高高在上自带闪光灯的明星。
03
做个不红的演员,也挺好
众所周知,张新成是娱乐圈难得的真学霸,艺考之神。
杰森斯坦森森和强森最新电影
2014年,他以高考560分,文化、专业双第一的成绩进入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。除此之外,还斩获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第一名,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第一名,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表演专业第一名,解放军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男生第一名。不算多,也就四五个第一名吧。作为艺考生,特长更是不在话下,唱歌跳舞钢琴那都是信手拈来,之前他演的小糊剧《蜗牛与黄鹂鸟》,男主是钢琴专业,剧中所有曲子都由他本人亲自演奏。

在外人看来无比优秀的履历,在张新成眼中,却并不是天赋异禀的证明。年少时,光是考北舞附中,他就花了三年。入学之后,虽然成绩名列前茅,但他深知,自己在舞蹈上没有天赋。既没有大长腿,身段也不够柔软。后面进入表演专业,据张新成回忆,每学期老师都会选出15到20个节目做期末汇演,他是班里交作业最勤的,一学期能交到30多个,却没有一个进入到汇演名单中。“我当时觉得自己可能根本不适合成为演员。”这是他对那个笨笨自己的认知。并不算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,让张新成早早地成熟起来。刚进入演艺圈,就开始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谋划布局。前五年,他做的事情是去标签化,尝试各种各样的角色,包括高中生、运动员、音乐家、甜剧、古装、悬疑、正剧,不断拓宽自己的戏路。等到角色掌控能力得到认可,他开始尝试给自己贴上标签。在张新成看来,不止女演员,市场留给男演员的时间也并不多。前有地位稳固的前辈艺人,后有更年轻的00后艺人追击,他必须拧紧发条,给自己的事业开始倒计时。他认为,男演员的职业生涯可以这样划分,一个是18岁-30岁的少年时期,一个是30岁-45岁的中年黄金时期,如果要顺利过渡到中年时期,就必须在30岁之前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。有没有一种熟悉的焦虑感?和社畜们担忧的35岁危机一样。作为难得有规划意识的男明星,张新成足够清醒,却不够放松。害怕没有剧播会有空档期,他一年接拍三部戏。偶尔有机会上综艺,由于小心翼翼,总显得不够游刃有余,被评价为缺乏综艺感。过分妥帖和中庸的性格,也许会让他走得很稳妥,却无法快速吸粉爆红。他太缺乏鲜明的个性和让人共情的弱点。但,这样不红的张新成,让我既扼腕,又庆幸。庆幸的是,红不红对他本人来说很重要,有没有好看的剧,对观众来说更重要。有一个采访提到,当经纪人一心惦记着给他安排各种通告和行程时,他心心念念的却是下一部剧要谈的钢琴曲,得好好练。经纪人说,“这不重要”,张新成却一脸严肃,“这很重要。”红得没那么容易,才能让他不断鞭策自己,在通往红的路上,毫不懈怠。拿演戏当作最重要的人生规划,对每一个角色举重若轻。在这样的努力之下,自认为天赋一般的张新成,才能给我们无数次惊喜。张新成说过,“我想要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演员,也就是让大家熟悉、认可的演员,我希望我是配站在那个位置上,这是我的一种野心。”

对于需要名气的演员来说,爆红只需要一次天时地利人和的契机。无论能不能红,什么时候红,作为观众的我却暗自庆幸,我们还有这样笨拙而努力的演员。